2021的下半年,北京楼市进入了后知后觉的改善时代,后知后觉,意味着被动,准确的说,被改善时代更为贴切。产品基本是以115平、总价600万起步的改善型产品,客户随之升级为改善型客户, “改善品质”成为市场推广的价值标签,但是我们很快发现:
建筑立面更现代简约了,玻璃幕墙+铝板是标配,而规划排布变呆板了,真石漆真实在那;
对于房企而言,定位品质没错,这个价位的成本投放可能已经尽了全力。但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质疑,户型面积大了、总价高了,就是改善吗?产品升级了吗?未来品质能实现吗?
从业内角度,伴随着集中上新,关于改善与品质的话题一直被热议,改善型产品的品质究竟是什么标准、如何界定,大家的认知很不一样,传递的市场声音比较混杂。
为此,笔者就暂且简单界定一下改善与品质,只为同步认知后的探讨之用,欢迎拍砖。
个人认为,改善是对客户的分类,客户的购买动机;品质是对应产品的表现,以满足客户的改善需求。目前市场上改善型产品的品质定位是宜居,不是奢居。应在建筑、户内、景观、设备配置、服务等五维度着力,实现颜值的耐久与得体、功能的舒适与可成长性,以尊重并满足人的生活诉求为基本出发点。
1、刚需升级客,被称为被改善客户,这是一个无奈又最较真的客户群体。本来的奋斗目标是90平小三居,现在只能被动选择115-120平的三居或小四居。即便每一个人都有住大房子的梦想,但多出的100万房款,那可是真金白银,需要足够强大的购买诱因。尤其当下,既然不指望价格上涨,那就要品质上见真招,要有超配空间和功能,要质价对等,绝不容忍赤裸裸的减配、降标。
2、60、70后改善客户身后的改二代,衣食住行相当无忧。曾经的市场中坚力量,经历过市场的起起伏伏,享受过房地产的周期红利,如今开始参与子女购房,我们暂且称之改二代购房。之所以把它与刚需客群区分,皆因二者购买力不同、品质诉求不同,换句话说,一直改善居住的年轻改二代们,购房面积不一定要多大,但一定要满足生活圈半径、日常通勤、教育生活配套,如果未来子女教育有好的替代解决方案,这时会更心仪五环内的新房,前提是产品得像模像样,其中建筑立面与户内空间的颜值最重要,悦己才能悦生活。
3、一直都在的实力型品质改善客户,不久前树村项目的热销,再次证明了品质改善客群的强大存在,他们对品质的认知标准高,并体现为全城选房逻辑。可以动心,但行动的前提是要解决痛点和高品质兼得,近期增加了优化家庭资产的压力,不急于出手。
见过、住过好产品,其成长速度或许超过我们的想象,有了品质意识的觉醒,对品质有更高、甚至偏高的要求,客户眼中,品质应该如此、本该如此、要超出如此,其底层逻辑依然是高性价比。
市场遇冷、行业下行时,更关注预期、舆论,多起负面案例产生的行业不信任感强烈存在,不断叠加着品质不能打折的底线坚守,对官宣热销、卖场氛围、现场活动很不动心。
市场供应的集中、同质放量,竞品间的分化与互攻,更多客户处于选择困难和选择无感中,弃选概率增加。
受二手置换困难的现实影响,资金资格的长久在途状态,或将彻底打消一切购买热情。
产品定位之艰难,是最近业内吐槽最多的话题。天平的左边放着“改善”的面积段与总价,右边则是“刚需”的配置和流速。
(一)、改善客户的品质渴求与房企的品质生产力受限
房企不仅面临高地价下的成本高企、日趋严细的政策和规划要求、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更要面临改善客群对品质的渴求与苛求。
追求极致很不现实,均好兼顾或聚焦优势、拿来主义或适度创新,都是格外地纠结,两难中的只取舍行不通,得权衡、再权衡,于是看起来更适配的强排方案、建筑方案、景观方案、产品标准形成了N个前置条件下的出厂设置,以产定销是无奈的特征。
快即一切、先做再评,抢跑中的产品定位几乎被裹挟着完成,不曾停留、不敢停留、不能试错。拿来主义不是不可以,网红产品不是不可以,但,是否还能保留房企基因的产品价值、有契合客户敏感点的品质、以及适度的微迭代创新?
另一方面,高标准建筑势在必行,试问有多少企业真正搞懂、下游企业能否承接的住、客户是否明白其间的意义?
(二)、全装修与精装包组合,房企与客户最尬的痛点
最初的精装始自改善型的平层产品,基于优化生活细节、提升居住体验、引导生活方式,去实现精装溢价、管理上台阶的要求,买卖双方共赢,逐渐形成市场标配和消费习惯。精装包也并不是一个新事物,这些年来,曾经多次被售价竞争力低的项目尝试,大都无疾而终。
本轮的全装修交付标准,被很多客户调侃为“聊胜于无”的安慰剂,这是客户眼中最显性的品质倒退,不过切莫取笑这个简单的客户视角。确实,全装修成本投放低,并未完全从人性关怀出发,居住舒适度、生活便利、收纳细节均有缺失,却增添了后期可能的无形浪费。
精装包本为解决双方痛点再次出现,但是,能不能如期如愿落地?如何解决花插施工、工期延长、入住干扰、品质实现度问题?此外,购房签约与入住一般会有2年以上的周期,建材标准、品牌、价格大概率发生了变化,能不能为客户接受?
未知风险需要时间验证,说到底,大期房下的开发商、客户、第三方供应商之间的信任机制很难建立。
(三)、卖场展示力,抢跑中容易被忽略的一张好牌
卖场营造一直是产品定位报告中的重要压轴事项,设计与营销同事从不在此怠慢,笔者至今清晰记得卖场体验的7绝要素,怀念一分钟。
选址和设计最重要,决定卖场与样板间的展示效果。如今,很多上新项目租用了公建底商速成卖场,散发着抢跑留下的粗放、硬朗、速成的快餐味道,交付样板间朴实无华,洽谈区人潮涌动,客户却再也坐不住、留不下。
如果说,产品的同质化和销售说辞的相近度让客户无从比较,那么卖场的价值,首先是通过形象展示与体验来修复这个销售补丁,这是区别竞品的最佳武器。尤其品质被普遍诟病的当下,展示区便成为一个产品品质呈现的缩影、品牌实力的第一代言,这张好牌若用不好,一定是营销之憾。
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只有户型设计的迭代升级,而建筑主材、设备设施、施工工艺并未同步升级,成本压力下甚至出现倒退;只见展示区、样板间的高大上,而忽略大货的生产能力,每一处封闭管理的建筑工地神秘而低调,低效、低质、不稳定的施工建设却一直都在。
最近听刚刚购房的朋友说,下定的首要理由竟是开发商是央企,图个踏实,至少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产品质量、货不对版,这曾经的入住后客诉重点,如今变为买房阶段的前置关注,成为客户购房的沉重包袱。
客观而言,开发企业的下游合作伙伴,尤其是建筑总分包、材料供应商、精装供应商,更适合流水作业模式,通过流程优化提升施工质量,通过建材迭代升级提升居住品质,最终实现更精致的行业标准、更稳固的品质基石。
不经意间发现,很多项目的物业费都以5.98元/平米.月起步,这个标准高吗?不高,而且基本会花在人工费用上,注意:是人工费用、不是软性服务,是基于成本的倒算法、不是客研的真实配置。也许,我们的改善客户们在选房、认购、签约的阶段还未关注于此,这个每年都要发生的生活成本,是不是存在质价不对等,笔者深感隐忧。
当商业逻辑、市场逻辑、产品逻辑开始拧巴,品质焦虑由市场现象上升至行业现象,无疑是对行业预期悲观的另一视角写照。未来或许依然艰难,此时空谈产品进步、品质倒退均无意义。落实到实操层面的品质唤醒,每一步都绝非易事,也无经验可循,尚需要市场各方的共同发力。
很多项目对项目价值点没吃透,宣传吹上天,拔高了形象,客户的预期也更高了,实际交房又太“接地气”,货不对版是这样产生;另一种情况,受各方舆论的影响,有些客户对品质及实现度的理解悲观,直接弃选。在此呼吁,从业内做起,对品质的界定形成基本的共识,然后保持解读、宣传的相对一致性。
市场再难,并非今年所有上新项目都被客户嫌弃,鞭打快牛,已有项目先一步胜出。现阶段房企层面能做的首要事情,不要继续盲跑,要回归最朴素的产品与客户逻辑,围绕客户需求和痛点,做有限定条件下更优的产品方案,品质的落位一定要符合宜居这个大方向,清晰品质发力点。
即便如此,实操难度依然很大,此时一定要进行团队内部宣贯,做到理解与行动的一致性;同时加强对下游企业的管理,坚守品质落地的底线。认真二字一定要让客户感受到。
项目是被限价了,这时候更需要说清楚单价与总价、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同时,既然改善定位不是奢居、豪宅,是宜居,居住的舒适便捷、颜值的耐久得体、细节的人性化,才是最实用的价值体现,而不只局限于主材的奢豪、设备的大牌、树种的名贵。理性的品质表达,首先表现为尊重和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同时,客户的过高需求也要合理引导。
房地产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都希望看到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让目前承载着城市最大建设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城市风貌、又与城市中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相关的住宅产品,有最恰如其分和耐久的呈现,想这一定是城市的心声、业内的心声、客户的心声。呼吁有关部门能就品质这个命题给予更多有力的支持。
直至此文完稿,笔者仍在和业内朋友探讨,目前虽无更落地的解决方案,也不必纠结,索性就先以引发思考与讨论为主。
最后,以笔者的设计总好友的观点结语。追求客户导向下的品质进步,曾经、一直是我们的原动力,品质唤醒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客户共情,有原则的放弃、有底线的坚守、有理性的克制、有意识的微创新。也许这是别无选择的更优选择,但这更是对骨子里产品精神的深层回应,透着自信、敬畏、认真、诚意。
为她和团队点赞,为更多如她坚守的地产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