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恢复“勾地”,土拍要求降低,房企还敢拿地吗?
  • 政府恢复“勾地”,土拍要求降低,房企还敢拿地吗?
  • 2023-10-31 09:20:56
  • 据克而瑞数据监测,21城除上海外,前10个月宅地成交面积,占全年计划供应量的平均比例仅为52%,整体供应节奏偏缓。

    按照这个进度,目测有的城市很难完成今年的供地计划。

    苏州的土拍地块保证金比例,从50%下调至30%,土地款首付比例从60%下调至50%,并取消因超溢价而需提前支付尾款的要求。

    南京在第三轮集中供地中,取消“不得联合报名竞买、不得合作开发,严格限制股权转让”的要求,房企资质由“二级或一级”下调至“三级及以上”。

    无锡则调整购地资金来源要求,并延续“取消竞自持”的条款,为房企保留了一定利润空间。

    至于“卖地大户”杭州,更是恢复了刚取消没多久的预公告,这表明房企可以在正式竞价前“勾地”。

    同时,杭州还将第三批“勾地”的截止时间从11月10日延迟至11月18日,给房企足够的时间挑选地块。

    毕竟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市场,而不是让市场一下子陷入冰点。

    何况地产上下游关联行业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硬着陆的代价谁也承受不了。

    如果房企彻底躺平了,没有土地出让收入,最发愁的还是地方政府。

    今年第三季度,全国35个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总金额为1.08万亿元,同比下滑37.01%。

    房企不拿地的直接原因,是没钱。

    这就导致房企“借新还旧”的模式被打破,融资成了老大难问题。

    虽说现在出台了一些信贷利好政策,可房企即使筹到了钱,也倾向于保障正常施工进度,尽快竣工回笼资金,拿地热情并不高。

    房企担心的是:拿了地还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赚钱?

    本来利润空间就已经被挤压,万一刚拿地就来个指导价和房地产税,岂不是血亏。

    再加上马上年底,也不排除有的房企为了让财务报表更好看,对预算卡得很死,甚至暂停拿地。

    一位房企的投资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大家对市场的预期变了,低于5%的利润率,不如不拿地。”

    房企的目标是利润,不拿地无非是没钱赚,而拿地了则可能亏钱。

    在这种导向下,第三轮成交情况可能会略好于第二轮,但仍不能太过乐观。

    我们跟多家房企的投拓人员沟通后发现,房企拿地的欲望,并没有因为门槛降低而增强。

    对头部央企或地方国企来说,背靠大树资金充裕,趁着竞争较小的时候,以较高性价比获取土地,最终可能成为大赢家。

    对稳健型的民企来说,拿地信心或许会有所提振,但最终还是得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决定是否拿地,确保“有利可图”。

    对于腰部及尾部房企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勒紧裤腰带过冬。

    尤其是已经出现债务违约的房企,很难指望金融放水侥幸过关,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总之,从首轮集中供地“狂欢”,到第二轮集中供地“流拍”,再到第三轮集中供地“放水”,土拍市场变了,政府也在变。

    不过再怎么变,“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不会变。

    地产行业浮躁了这么多年,也该回归产品本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