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出生人口四连跌,年轻人不愿生?2021年新建议提出,父母同意
  • 出生人口四连跌,年轻人不愿生?2021年新建议提出,父母同意
  • 2023-10-09 08:54:25
  • 我国的生育率已经跌破警戒线了,达到近20年最低水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11月18日,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陆杰华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表示,如果今年人口不增长,明年没有回升的话,人口负增长可能就这两年的事了。

    老一辈人不理解,在他们那个年代,“多子多福、儿孙满堂”才是一个大家庭的标配,还有什么是比结婚生孩子更重要的呢?

    的确,在上一辈人眼里,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没有挨饿受冻,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从2010年的9.5年提高到2020年的11.2年,和老一辈人常常因为家里没钱上不起学相比,我们真是幸福多了。

    但是,这几年的数据却在显示:出生人口四连跌,年轻人不愿生了。从2017年到2020年,每年的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1200万人,以年均8%左右的速度递减。人口学者翟振武曾经反对放开二胎,他认为放开二胎后每年会出生4995万人,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太大压力。实际上,这五年每年的出生人口都不到4995万的一半。不过,在严峻的人口形势下,翟振武后来改口了,他认为:“十四五”期间应实现自主生育。

    人口增长不容乐观,但放开二胎后人口还是没有增长,说明仅仅靠放开生育不能拉动人口增长了。任泽平早在去年就建议,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先放开三胎,同时要降低住房、教育、养老等成本。为何不少专家竭力提倡放开生育?

    究其原因,老龄化、少子化给人口结构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数量型人口红利的减少,对养老金、养老照料等方面都会带来持续性的挑战。而这几年出现的“不婚化”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少子化问题,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20年,我国年离婚数量从125万对增长到433.9万对,婚姻时间不长久,想提高生育率就更难了。

    2021年,不少新政策的力度之大,让业内人士感叹不已。如何提高生育率水平?国家层面给出的答案是:放开三胎,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此,社会抚养费取消了,那些想生三胎的夫妻也不用担心政策限制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仅靠放开生育已经催不动现在的年轻人了,为了防止人口警报再次拉响,“新建议”被提出,父母们同意。

    要切实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就要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不愿生孩子了,再对症下药。

    根据任泽平团队做出的一份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成本高、时间精力不足、住房成本高是限制生育的三大因素。认为教育成本阻碍生育行为的,占比高达71.6%。

    在教育方面,80后、90后自身受教育水平较高,在子女的教育上更加不敢怠慢,而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幼儿园每个月都需要三四千元,之前有机构曾经做过统计,一个中等城市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抚养费用,在100万-200万元之间。而在“望子成龙”的观念影响下,谁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剧场效应”影响下,众多家长你追我赶,兴趣班、辅导班不仅占据了孩子的课外时间,也在消耗着家长的钱包。

    房价对生育率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中国人民大学曾有研究结果显示,房价每上涨1000元/㎡,生育意愿下降1.8%-8.8%。从2000年到2020年,全国平均房价从不到2000元上涨到9860元/㎡,而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七八倍的房子比比皆是。虽然租房也可以结婚,但是一旦有了两三个孩子,谁不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呢?厦门大学周颖刚教授认为,高房价对租房者的生育率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房价越高,人们生育意愿越低。

    所以,只有先解决了住房和教育两大顾虑后,年轻父母身上的担子轻了,才能提高生育意愿。这几年国家提倡“房住不炒”、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对教育行业大整顿,都是在为年轻父母们减负。不过,仅仅这些似乎还不够,2021年“新建议”被专家提出,父母们同意。

    经济学家任泽平在今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建议,在生育阶段,应该覆盖经济补贴,在孩子学历教育结束之前,覆盖个税抵扣。0-3岁之间的孩子,要完善托育服务,提高入托率,老人帮忙带孩子可以给补贴。在养育阶段,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养育成本。另外,还要关注女性群体,比如加大职场女性的就业平等支持力度、给企业发放生育税优惠、提高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保障。

    梁建章也提出过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元的举措。针对高房价,梁建章建议,可以给多子女家庭发放住房优惠,比如二胎家庭买房七折,三胎家庭买房五折。

    这样的建议一提出,就得到了年轻父母们的支持,解决了父母们的后顾之忧,他们纷纷表示同意。相信随着生育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地,一个生育友好的环境将会到来,年轻父母们也不再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