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外债是双刃剑,房企需“节衣缩食”
  • 海外债是双刃剑,房企需“节衣缩食”
  • 2023-11-04 09:27:30
  • 2021年下半年房企频发海外债违约,引发广泛关注。近几年海外债快速增长,现在成为房企达摩克利斯之剑。房企海外债违约,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面临销售和融资的双重困难,出现流动性问题。2022年海外债到期高峰即将到来,房企将迎大考。

    近几年房企海外债融资规模迅速增长,在非银融资总额中占比稳定。从规模上看,房企海外债发行在2017-2020年快速增长。2017年房企海外债融资总额为2193亿元,2018年为3435亿元增速高达60%。2019年房企海外债融资4313亿元,保持了25%以上的增长速度,并于2020年达到峰值4540亿元。从结构上看,海外债在非银融资总额中占比稳定。2017年至2020年,海外债在非银融资总额中平均占比19.8%,并且每年都维持在20%左右。

    前几年海外债融资规模的迅速攀升,也为当前房企海外债风险埋下了隐患。2021年7月以来,部分房企出现海外债务危机,导致美元债下跌,影响到房企的评级级别与评级展望。为解决海外债偿还问题,企业积极着手应对。一方面,债务风险暴露房企采取股东贷款、与债券持有人协商等方法解决债务危机。另一方面,房企为防范债务违约风险,进行交换要约、回购票据。

    房地产政策总体上坚持“房住不炒”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调控目标不变。2020年的“三道红线”、“两道红线”政策给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套上“紧身衣”。2021年以来,管理层对房企融资在ABS、商票等方面继续“打补丁”。在严厉信贷和金融监管环境下,房企面临销售难和融资难。

    房企销售面临困难,无法通过销售回款获得足够的资金,偿债难度增加。2021年下半年以来,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市场发生剧烈变化。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5%,增速年内首次由正转负。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均达两位数,降幅进一步扩大。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持续超过10%。到10月,同比降幅更是进一步扩大双双超过20%。从销售目标完成率的角度看,截至2021年10月,32家典型房企目标完成率均值为75.6%,为近年来同期最低。

    房企融资规模同比大幅下降,单月融资能力持续减弱,导致偿债能力下降。2021年1-10月,房地产行业非银融资总额15617.3亿元,同比大幅下跌21.2%。单月来看,10月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为365.0亿元,同比下降74.8%,环比下降60.0%,单月融资规模同比已连续8个月下降。

    从各种非银融资渠道来看,截至2021年10月,房企融资总额及各渠道融资额同比几乎都在减少。其中,信用债规模减少13.3%,海外债减少34.8%,信托融资减少34.5%,只有ABS增加20.1%。

    另外,评级机构下调房企评级级别与评级展望,增加了房企融资的难度。据统计,自9月以来,有十余家企业海外评级或展望受到评级机构下调,进一步影响海外融资,产生恶性循环。

    2022年是房企海外债到期的主要年份,年度到期债务规模3560.2亿元。按季度来看,第一、二季度合计到期余额较高,分别为983.3亿元和983.9亿元,第三、四季度到期余额逐渐下降,分别为852.6亿元和740.4亿元。也就是说,明年上半年是海外债到期高峰,房企将面临更大考验。

    为应对偿债高峰,房企需开源节流。一方面,加大营销、紧抓回款。必要时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通过出售项目或寻求股权合作等方式来稳定资金链、盘活自身现金流。另一方面,在投资上,房企要量入为出、审慎拿地。在管理上,向制造业学习,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运营,“节衣缩食”过紧日子,改掉“黄金时代”开支大手大脚的“坏毛病”。

    央行、银保监会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10月15日三季度金融数据统计发布会上,央行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对于“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一些误解。随着近期相关部门频繁发声,现在房企融资政策已有松动迹象,房企融资环境预计将会有所好转,资金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