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任何一个行业的供需端都会存在天花板,原因很简单,交易取决于双方信任,价值取决于商品杠杆。宏观来看,这一句是经济学中的黄金准则,但如果放到房地产行业中,却完全行不通。在过去楼市发展20 年历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市场始终不缺接盘的人,甚至某些楼盘出现万人抢房、排队买房的现象。也许从数据上来看,我们更能看到一些真相,仅统计商品房销售面积,就累计高达百亿,这一点似乎佐证了网上流传的一句话,那就是我国房子早已足够30亿人居住;其次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背景下,人口出生率和结婚率年年走低;去年全国调控次数高达620次,同比上涨38%,政策定位由“房住不炒”升级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仅从这些数据来看,其实未来市场轮廓一目了然。
今年楼市比大家想象的要艰难,30天内高层下达2道“铁令”一是政策回收,限令将至,市场定位由遏制房价转变为间接性改革。例如央行在最近报告中删除了因城施策,仅从这一点来看,大家可以联想到4月份多地出现政策“一日游”的现象,很明显可以看出地方城市开始焦虑,着急卖房子,纷纷出台新政刺激市场,这无疑是和房住不炒的定位相违背。
住建部罕见发布限高令,严禁各地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其中中小城市也包含其中,最直接影响就是中大型开发贷项目正式宣告结束,或者说对于一二线城市攀比的心理,此时戛然而止。
二是市场最后一张王牌出现,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恐怕是今年最大的拐点。以时间轴来看,今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正式生效,其次高层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权下发各省市,而在最近一次市场配置机制中,相关部门明确表示,今年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宅基地的确权、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简单来说这一次拐点直接影响全国性的供地结构,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极有可能直接用于公租房、人才房等建设,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将用于吸引高端人才的优质项目。
从以上2点来看,我们可以很直观得出一个结论,这一次的楼市调控今非昔比,甚至称得上史上最全方位的改革。看到这里,难道房子不再值钱了?客观来讲,房价值不值钱一方面取决于房价的高低,另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的饱和度。如果要从这2个角度来看,我只能说今年的房子很难,也许从5月份数据来看,楼市虽呈现火热趋势,但终究只是一线城市的辐射效应,绝大多数城市仍处于去库存阶段,二手房房源挂牌量不断激增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后者其实大家深得体会,现在房子卖得出去吗?答案显然否定,在断绝几个月收入的基调下,连个人就业就成问题,最近“地摊经济”再度崛起也不是没有道理,不管形势如何,拉动消费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至于买房,也许只剩下投资者乐在其中。与此同时在取消预售制、房产税来临的前夕,持房成本将会成为大多数人最后一根稻草。在我看来,今年房价极有可能亮出底线,也许你不敢相信,但对于部分城市来说,这早已成真,例如济南某楼盘,由于开发商降价促销,导致年前入手的业主损失几十万,甚至联合申请维权赔偿。房价并不是不能下跌,而在于形式。
在各地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想要房价反其道而行之显然不可能,但不代表没有机会,例如旧改代替棚改,辐射效应凸显中心区域,郊区降幅20%都是有可能的。至于三四线城市,不能说房价下跌多少,只能说居民收入水平到底有多高,换句话来说,把老百姓收入提高了,难道还担心不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