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大钱买小屋”,买房包括公摊面积合理吗?3个问题很现实
  • “花大钱买小屋”,买房包括公摊面积合理吗?3个问题很现实
  • 2023-09-23 09:34:23
  • 从统计部门公布的10月70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再创新低,新房有52城价格环比下跌,二手房中有64城环比下跌。对此,中原地产张大伟表示,楼市7年来新二手房全面普跌现象首次出现,市场拐点确立,楼市在加速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购房者的置业意愿却不高,据中指研究院问卷调查,2021年10月,仅有13%的受访者计划在半年内买房,与上个月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为今年最低值;而计划半年到1年内和1-2年购房的占比分别为44%和31%。放在5年前、10年前,人们都是争前恐后地涌进楼市,有些人为了快速上车,不惜加杠杆、背债务,用短期贷款撬动房价,也要买房。

    为何在房价降了,老百姓的购房意愿反而降低了?房说君看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有钱的早买了,现在还没房的根本买不起,而且这样的房价降幅显然微不足道,据公布数据,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降0.4个百分点,相比于上升期千元以上的房价涨幅,房价总体降幅甚微,很容易被忽略;

    二是伴随着国家调控楼市的坚定决心,人们开始直面楼市乱象,除了变相加价、虚假骗购等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于买房过程中令人非常反感的种种制度,更是人们的痛点、难点:白纸黑字定下的买房合同,很多时候因为猫腻太多,水太深,使得购房者被开发商“套路”,陷入不明不白的消费暗区。

    据媒体报道,家住天津的小华很是烦恼,自己千挑万选的98平新房,公摊面积竟然占了24平,小华因为是刚需,房子不得不买,可是要买下这么大公摊比例的房子,让他很难抉择。

    要知道,这意味着98平的房子,要被足足“偷去”24平,实际使用面积只有76平,对于这个事实,恐怕每个买房人都无法接受,如果按照1万一平计算,24平相当于24万,对于工薪家庭,这样的资金可能是一年的劳动所得,买的话,就将面临24万打水漂、房子缩水的问题,不买的话,购房者可能要选过另一套房子,但下一套仍然存在公摊收费。

    所以房说君认为,购房者面对开发商时其实是属于弱势的一方,对于开发商来说,你们爱买不买,我的公摊面积就这个幅度,即便购房者有疑问,但因为没有约束规定,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说白了,一栋楼的公摊面积怎么分配,只有开发商说了算,因为这些测绘机构都是销售方委托的,即使有猫腻,其他人也不知道。

    按照公开资料,分摊面积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还包括户与户之间的隔墙等区域,但这也是公摊面积最“坑人”的地方。

    一方面,这些所谓的公摊区域,在人们买房那一刻起就要不明不白地多花冤枉钱,像契税、房屋维修基金,还有入住后每月缴纳的物业费,这些凡是涉及到面积的收费项目,都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如今随着房产税的开征,购房者的不公平待遇将会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重复公摊,重复收费。目前很多地方都以精装交付,开发商对外宣传是3000-5000的装修标准,所以在买房时,购房者也要为公摊的“精装修”买单。但对于绝大多数开发商来说,公摊区域很多都是以毛坯状态交付,比如垃圾道、地下室等,也就是说购房者花了精装修的钱,但开发商没有用在房子建设上,而是装进了自己的荷包。

    正如马光远揭露的,开发商把费用加在房价上,你起码知道买了多少平的房子,但在有公摊的前提下,购房者根本不知道开发商加了多少平米的公摊在里面,因为公摊你压根无法测量,只是糊里糊涂的吃亏。

    在房说君看来,马光远的话无疑是揭露了开发商在公摊面积上牟利的事实,具体做法无非是将室外的一些建筑面积算在买房人头上,让他们买单。当然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国家对公摊没有相应的规定约束,即便有不成文的标准,不同楼栋可能会因为层高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公摊率。但是,遇到无良开发商时,只会讲究利益,想方设法让买房人多花钱。

    第三,对于公摊面积的问题,并不是购房者的片面之词

    其实,这些年不乏专家学者为购房者的利益发声,多次痛斥公摊面积存在的问题,早在2018年,新华社发文时就痛斥道,分摊缺少标准,管理混乱,让购房者利益受损,而且加剧了未来的居住成本,长期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做法是合理的。而不久前中国经济网也发表文章揭露了公摊伤民的事实:做大分摊面积、重复收费、借业主利益用来牟利。

    基于此,可以看出央媒也表明了对公摊的态度,缺少管理和标准,是该考虑取消了。实际上,最近几年,呼吁全面取消分摊的声音越来越多,赞成的一方来说,除了公众对公摊的诟病之外,认为这是趋势,但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取消公摊,开发商可能会将这部分费用加到房价上。

    但终归一句话,公摊取消已经是民心所向,而且央媒也明确挑明了公摊的损民之处,那么最终是否会全面取消呢?

    对于这个问题,央视新闻就指出,公摊面积短期内取消的可能性极小,对于网络上明年全面取消的说法,也是子虚乌有的,虽然公摊的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取消仍需要从长计议,再说了取消对开发商的资金要求也更大,如果贸然取消,会不会加剧地产商们偷工减料,忽视小区公共部分的建设,这谁都说不定。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取消分摊对房价是没有影响的。

    此外,专家也认为,想要5年内彻底告别分摊,可能性非常小。在西南财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看来,因为类似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入户大堂、电梯井等“公共空间”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取消的,当下最主要的就是规范住房销售市场,避免让买房人不明不白的消费。

    想来也是如此,从重庆制定的要求“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但据当地房产中介介绍,按照规定,重庆的新房是按照套内面积计价,二手房则按照建筑面积计价,但对于物业、取暖等仍是按照总建筑面积收取,与全国其他地区无异。但房说君认为,有套内计价这样的规定,还是有保护购房者利益的趋势,让购房者对花的钱有清晰了解。

    房说君有话说,对于公摊面积不合理,已经达成了行业内外的共识,但正如专家“可能性非常小”6字回应的,在目前的制度和环境,全面取消还有待时日,但一边有重庆模式作参考,另一边国家也多层面发声,要对消费者的利益予以保护,确保置业过程的公开透明。可以预见的是,即便不取消分摊,人们也有更近一层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