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陈劲松:房地产还能给未来中国城市创造什么?
  • 陈劲松:房地产还能给未来中国城市创造什么?
  • 2023-09-10 09:37:53
  • 各位,200年前,你知道欧洲人想象的今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在十八世纪有一位荷兰作家,描述了未来住在100层高的楼房里的生活,因为当时想不到会有电梯,因此100层楼里的人就真正成了“空中城市人”——空中生活的一切,被想象得非常有趣和合理:比如“空中街市”、“高层连廊”、“空中法庭”。

    显然,所有这些只能是幻想的故事。事实上,在欧洲城市化率达到60%之后,城市的基本面貌就没有多大变化了,我们现在要看100多年前的城市,只需要去欧洲就行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一百年科技大爆发的发展,但除了少数的大都市新区,城市基本不变。也就是说,当该修的路已经修了,该盖的房子已经盖了,该增加的人已增加完了的时候,城市面貌也就这样了,城市的狂飙突进就停滞了。

    如果对比中外可以对标的城市,比如纽约和上海,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湾区。我们会有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外国城市十年没大变化,而中国城市几乎十年就变得不认识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城市正在进入城市化的下半场,城市的功能要补齐、城市的人口还在分化、城市生活还要丰富,这一切都建立在总量还不够的前提下。

    建筑还是那个建筑,内容却已经与几百年前大不相同了。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们什么时候到达他们的时代?个人觉得,整体上我们此时已经到了。为什么建设部门说旧城改造反对大拆大建?因为再这么折腾已经没有经济和社会效益了。

    我们的大城市让生活美好了吗?请看一下,北上广深的普通上班白领的生活吧:

    上下班要两个小时,接送孩子上下学一个小时,医院挂号排队半个小时……成本不说,时间的浪费正是说明空间的问题。

    建筑是形式,使用是内容;规划是从前,生活是当下;规范是对全国的,变通是具体的;管理是冷冰冰的,服务是活生生的。

    是这些内容,让城市充满活力、方便、多元和趣味。

    谈未来中国房地产还能为中国城市创造什么,就要回顾一下过去这四十年房地产已经创造了什么。

    常说的创造了城市化等等只是结果,之所以这么快的速度创造了这个结果,原因在于是中国房地产给几亿人创造了“资产”,给城市创造了形成产业资产的条件。而这是一个自发而正反馈的自然扩展的秩序。这个扩展的秩序如此厉害,我们只需四十年,就将城市盖满了房子。

    下半场,在房子盖得差不多的时候,“资产”在形式上很难再迅速增长的时候,“资产”本身的“内容”会成为新“资产”的创造者吗?

    当然会的,目前正是新旧资产在增量的转折点。

    什么是资产?未来带来收入的东西就是。如果加上“专业”、“稳定”和“可持续”,那么“内容”本身就可以承担这一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