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落户大门将向更多人群进一步敞开,这让众多的人群对生活有了崭新的希冀。
近日,《湖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对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取消在武汉中心城区落户限制。探索武汉城市圈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积互认。
这对受限于社保和学历等条件无法落户武汉的人群而言,无疑是一重大利好。
“也就是说,等政策正式实施,我们一家就可以申请落户中心城区,也能买房了!”户籍为湖北黄冈市农村地区的80后小伙黎超(化名)在武昌洪山区从事自由职业多年,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由于学历不够以及社保限制,他们一家人已在武汉生活有将近8年,但仍未能落户和买房,只能租房住。如今,《方案》一出,他们的生活有了新规划。
“现在算是在武汉(不限购的新城区)买房了,但户口没转过来,早几年没工作单位,没两年社保的买不了房;疫情后又改成像我们这种个体户,有营业执照满一年的,可以买房。” 老家湖北随州的武汉个体户刘飞在武汉工作生活已有14年,听说这个消息,他满怀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情况更好了,口号是‘来了就是武汉人’,现在武汉引进人才,下大力气!”
近年来,武汉的落后政策接连放宽。就在两个月前,武汉发布《关于调整完善落户政策相关条件的实施意见》,将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新城区、开发区就业创业需要满2年,调整为满足一定年龄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新城区、开发区就业创业连续6个月以上即可申请落户,还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了政策范围。
这也为武汉建成超大城市“铺路”。《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湖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从2020年的62.89%,提升到65%,力争达到67%。武汉城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0%以上。将坚定不移支持武汉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在中部地区的城市首位度。合理引导城镇人口分布,到2035年,形成1个超大城市(武汉)、2个I型大城市、6个II型大城市、10个中等城市,31个I型小城市、25个II型小城市的城镇规模体系。
对此,《方案》中明确了8个方向的37条具体举措,除了放宽落户限制,还将探索武汉城市圈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积互认,以及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
与以往的落户政策有所不同,本次的《方案》重点提及农民群体。事实上,这一举措也是落实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要求。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到,协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
“赋予农民群体自由迁徙的权利,一方面,他们可以在农村进行农业活动,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升自己在农村生活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自由进入到武汉以及武汉城市群当中,进一步改善工作和生活质量,如此,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能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前陕西省咸阳市政府经济顾问、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就目前而言,武汉作为湖北省会,在整个城镇化的发展的过程当中,无论是从政策还是落地执行效率在整个中部城市当中都位列前茅。但是,当农村人口融入城市之后,实际上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最直接的就是生活的融入,包括技能的提升,所以在农民融入城市的过程当中,要进一步提升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质量。”王红英补充道:“就业问题,以及孩子上学问题,包括老人的养老问题等,都需要体现出更多的包容力。”
“还需进一步加强武汉和周边城市乃至农村的一些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使得周边城市以武汉为中心,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集群,那么这个集群效应可以进一步地辐射到县域经济乃至乡村经济,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形成错层分布、共同发展的效率型的社会发展模式。” 王红英认为。
对上述问题,《方案》中也重点提及。比如,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非户籍常住人口。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异地就医备案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跨省通办”。
并且,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也将解决。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做好公租房保障,支持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完善长租房政策,合理调控租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