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房屋建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房价的上升更是让很多人压力增大,买房成为年轻人的首要目标。然而不但房价不断飙升,国内房屋的空房率也在不断上浮。有人称中国的房产存量十年都消化不了。特别是三线城市,不断地开发新楼盘造房子,但是居住量寥寥无几。偌大的小区没什么人居住,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为什么房屋没人居住开发商却没有停止建筑楼房?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加快促使城市人口增多,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居住在非本土城市。
一线城市的资源好,对人才的需求较大,高校人才在一线城市寻找就业的概率大,一些本地的高技术人员和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多数前往一线经济发达地区。
随着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贡献卓越,2000年以来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支柱。但是房产行业的高风险不可忽视,过高的房价影响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不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的大幅度上涨,三线城市造房政策较为宽松,开发商在三线城市投入大量精力。随着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三线城市开发更多的楼盘。城市的商品房有作为日常民众需求居住的,作为不动产囤积以及商业炒卖。开发商在三线城市持续筑建楼房,居住人口较少,空房率不断增高。
三线城市空房率上浮,有以下原因。多数城区处集聚阶段,与一线城市相比,更多的三线城市老城区向新城区转移需求并不强烈。居民老居住房的周边设施齐全,而新楼偏离中心城区,设施尚不完全,生活、生态功能缺失很多楼房无法吸引住户。
开发商追求利益将房价哄抬,居民购房困难导致入住率低。也有一人多房现象,购入多量房产,大量房屋空余。
三线城市缺少吸引外来劳动力的条件,外来人员很难融入本地社会,社会环境阻止了劳动力的流入,外来人员没有工作,没有在当前城市定居的想法。
一些地方上热衷建设拆建房屋的同时,没有注重养老、医疗、教育等一些保障性设施,一些缺乏科学论证匆忙开始的项目,土地城镇化过快导致“鬼城”现象频出。
开发商的盲目投资,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城市化步伐,通过低价出售,短期税收返还一些形式吸引投资商。根据有利于投资商的一些政策,投资者纷纷把目光放在了新城的房地产开发上 。开发商大力建房从一、二线城市过渡到三线城市,却没有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尽管房子没人买,但是开发商依旧继续筑建楼房。房地产对国民经济是支柱产业,与其他产业有较高的关联性,地产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如建筑、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对调整经济结构有巨大作用。
中国人对房子的特殊情感一直存在,从农耕社会开始,中国人就在土地上搭建休息的屋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工作、学业租房,促使更多有能力的人购买多套房子进行二次出租。就比如学区房,市场供不应求,这类房子一经出售就有人趋之若鹜,不但使自家孩子方便而且还可以将房子二次出租。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住户来说房子是刚需,房子意味着家,每一个在外的游子渴望归家。只要有需求,开发商就不停建新房区。
房地产行业创造就业机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仅本身吸纳了就业人员,还会带动相关产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房地产拉动建筑业、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和其他房地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大量劳动力。房地产业能有效带动教育、商业、电信等行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国商品房市场需求有着巨大的潜力,强有力的营销,让一些房区供不应求,商品房的空房率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下逐渐降低。开发商针对三线城市大力建房,应注重城市性能,以使用为主进行合理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