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是一个城市的根本问题,研究一个城市的人口现状及发展情况,可以指导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加强,青海省内各个市州的人口不断向西宁流动。作为青海的省会的城市,西宁市十年之后人口会达到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根据《西宁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末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47.56万人,增长0.24%。全市出生人口2.26万人,死亡人口1.66万人,出生率9.14%,死亡率6.71%,自然增长率为2.43%。全市城镇人口为196.3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9.33%;乡村人口为51.1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20.67%。
对比2010年的六普数据,十年间西宁市人口年均增速为1.12%,如果未来十年内依然保持这一增速,2031年西宁市常住人口约为277万人。
“大西宁”建设的发展模式,使得西宁城市的经济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州县城市,医疗、教育等城建配套高度集中,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多。也因此,西宁城市吸引了诸多州县的年轻一代于此工作、定居。“上西宁”或者“下西宁”是近年来青海省的人口流动的一大趋势。从下图可知,2010年至2020年,青海省各地区中,只有西宁市的人口呈现出正向增长,海东、海南等地区人口减少趋势明显。未来十年,西宁仍然是青海省内各州县群众的主要选择。
除去省会城市对州县的虹吸效应之外,西宁城市对省外外来人口也颇具吸引力。我们在西宁城市的日常生活中,亦能看到高流动人口比例所带来的影响。比如人们在公共场合使用方言的人群较少,再比如街道上外地车牌的占比较高,等等。
综合来看,依据“七普”数据,2020年全市流动人口为67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近20.5万人,年均增长3.72%。依照这个增速来算,2031年,西宁市流动人口可到达100.1万人,10年间增加约33万人。
作为西宁城市“一主两副”规划中的双翼,河湟新区与多巴新城的发展备受关注。未来将与西宁主城等共同构建“一主两副、两翼并进、生态环抱、组团发展”的生态山水城市格局,成为西宁市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城市空间拓展、功能结构完善、主城区人口疏解、城市建设品质提升的重要空间载体。
河湟新区位于西宁以东,规划面积43.3平方公里,而多巴新城则位于西宁以西,立足于科技创新、旅游集散等规划蓝图,多巴规划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如今随着区域大多数公共配套设施的交付使用,河湟新区已经迎来近5万的拆迁群众入住,等到区域内这些品牌房企交房之时,还将为河湟新区导入可观的居住人群,预测河湟新区到2031年人口规模约15万人,所以在庞大人口基数的加持下,河湟新区将会为青海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多巴新城规划建设范围北至拦隆口镇,西至扎麻隆凤凰山,南至甘河工业园北侧建设区,东至多巴镇界,总规划面积为126.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33.9平方公里;划定城市开发边界36.63公里,占规划总面积的28.9%;预测多巴新城到2031年总人口规模约为31万,其中城镇人口为3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5%以上。
鲁沙尔片区人口规模约3万人。未来十年,这两个“副中心”和鲁沙尔片区很有可能并入西宁主城区,届时,预计可为西宁带来约49万人的城镇人口增量。
很多新一线城市都在搞抢人大战,只有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才任性把人往外推。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人口数量直接决定了城市的未来。人口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给城市带来比较多的劳动力,以及高智力的人才,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所以人口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人口多的城市发展速度会相对快一些。
人口就是城市发展的命脉,确实是很重要的,首先有了众多人口才有购买力,房地产才能发展起来,其他各行各业也能发展起来。其次人口众多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能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安居乐业,所以现在国家鼓励生育三胎。
城市人气的集聚,不仅仅体现在人口总量,还体现在旅游、商务等活动的频次。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会涉及到就业、住房、医疗、交通等方面,甚至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
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最基础元素,人口资源对于西宁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常住人口的持续攀升,表明西宁这座城市在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拓虎小编认为,若要快速增加人口,首先是产业链,积极引进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西宁,有了大型、超大型的优质企业,才能有广阔的就业空间。二是为就业者提供全方位的优惠,包括就业、就学、就医,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安家落户,安居乐业。只有这样提供了各个环节方便,很多优秀人才和打工者自然会来的。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宁未来一定会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