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在“泗县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关于共创房地产业繁荣的倡议书》,鼓励“广大公职人员要积极响应,发动身边亲友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购房活动中来,携手推进泗县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截至发稿,该文已被删除。
与此同时,8月16日,一则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湖南常德市石门县县委书记在宣布石门县房产交易会开幕时说:“希望在今天的会上,各位同志们、各位领导,要带头购房,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买了三套买四套。”
正当县委书记义正严词说出这句话时,身后站着的一位干部绷不住了——他先是抿了抿嘴唇,然后突然笑了出来;但想起自己还站在台上,又努力憋笑,复杂的面部表情在一众严肃的人群中很是惹眼。
看样子,这些县城为了稳定本地楼市,促进本地房地产行业发展,也是煞费苦心。这些举动,也许我们看来颇具戏剧性,甚至有点滑稽,但这些现象反映了当前小城市面临的诸多尴尬——商品房销售低迷,政府卖地收入缩水、房屋空置率过高、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问题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企图通过号召人口占比极少的公职人员、领导干部带头买房“救市”,我认为恐怕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
不仅是三线城市,甚至个别当下较为热门的副省级中心城市也出台过类似政策。
7月18日,武汉市东西湖区财政局印发《预发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的方案》的通知,称将向符合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购房职工一次性预发补贴15万元。而这部分补贴为预发放,未来5年内会从收入中进行扣除。也就是说,有点“贷款”的性质。
种种现象表明,房地产偃旗息鼓,地方财政吃紧,楼市萎靡带来的烦恼,已经波及到部分城市的经济根基。
拿上文提到的泗县来说吧,一份关于《泗县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里显示:
政府基金性收入是37.88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是36.97亿元。这就说明,政府卖地的收入是税收收入的4.16倍之多!
需要注明的是,其中有两块商服用地还是城投公司所拿的土地,相当于政府把钱从左口袋换到了右口袋。
截止目前,泗县的卖地收入只完成了原计划30亿元的15.5%,可以说比“腰斩”都惨。下半年要是持续这个趋势的话,2022全年卖地收入估计也不到10亿元,基本上全年土地收入下滑70%左右。
挣钱的主力枯竭了,或许这才是泗县政府按捺不住,发布共创房地产繁荣倡议书的根本原因。
至于石门县,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12亿,总支出则是29.8亿元,已经严重入不敷出。
建了这么多房子,真的有人买吗?能卖得出去吗?这样的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
据公安部门统计,2021 年年末,石门县户籍总人口约 65.5 万人,全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不含本乡镇)19.46 万人。2021 年全年出生人口 3703 人,全年死亡人口 4939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1.77 ‰。
据悉,石门县县委书记亲自站台喊话的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共有1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1个楼盘参展,光是参展的房源就达1万余套、98万平方米。若是按去年全年该县商品房的成交量,光要消化掉这一批参展房源就需要至少20个月,更何况上半年该县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9.6%,由此导致库存周期进一步拉长。
小城人口流失严重,自然增长率甚至为负数,开发如此多的房地产项目,卖不出去也是正常现象。
泗县与石门县只不过是当下小城市的缩影,在房地产市场冷场、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各项支出增加的背景下,种种迹象表明:不少城市,财政已经告急。
某大型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分析,倡议公职人员去买房或参与购房这一现象表明,在一些县城和中小城市,项目去化变慢,市场库存量较高,对当地楼市影响明显。
尤其是在今年市场降温的大背景下,要提振当地楼市,需要有更多的购买力入场,这也是为什么各地发动、积极倡导公职人员参与的主要原因。
拿安徽泗县来说,倡议书的内容表明,一个小小的县城竟然有多达32个楼盘项目供购房者选择!
事实上,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经历了2015年、2016年货币化安置、去库存这波行情后,成功去掉库存,还顺势助推了本地房价,营造出一番“红红火火”的局面。
土地财政或许是太“香”了,尝到甜头的地方政府虽然去掉了老库存,但很快又推出了新的土地进行拍卖。新的土地供应量又上来了,导致目前库存又处于一定的高位。
但实际情况是,当地很多人都已经购买了房子,更有甚者改善性需求也已经得到了满足。比如,那几年不少农民去县城、市里买房,已经消化了不少农民进城买房的需求。所以当下单纯从此类城市居住角度需求来看,相比前几年已经有明显下降。
张波认为,通过公职人员或亲属入场买房,这个需求是相对有限的,要解决县城的库存问题,要考虑整个县城房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的平衡度,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居住需求,而不是为了开发房产而开发房产。
最后,希望地方政府能早日戒掉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寻求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道。
毕竟,很多人都想着“我就再吸一口,就一口”,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