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拿现在的收入水平来当参照物,换言之,也就是把今天和 20 年前的钱划上了等号,这么算真的合适吗?
20 年前,大学食堂里的饭菜售价两三块钱,外面卖 5 块,后来才知道,学校食堂是有财政补贴的。可是好景不长,过了 4 年,吃顿便餐要花 10 块,又过了四五年,价钱涨到 15 块,而到了现在,快餐普遍卖到了 20 块以上。
短短 20 年,饭钱涨了 4 倍,从这一缩影看来,相同面额人民币的购买力已经萎缩到了最初的 1/4。
以此计算,20 年前广州房产单价相当于现在的一万二一万六,相较于目前的市价,仍然算是便宜的,不过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房价上涨速度是不是远远超过了通胀?
回头看毕业生的薪资,如今开到了8K 以上,换算一番,接近 10 年前三四千的样子,变化不大。
这么一算,收入水平貌似在原地踏步,所谓收入增长,不过是增长了贬值的货币,如果说是购买力增长,应该没几个人会同意。
去年整理到了家里 1960 年代的收入情况。曾祖父是医生,月薪 43 元,祖父是教师,月薪 41 元。又有一份资料记载当时的物价,摘录如下:
在网上超市查得现在的每斤售价,猪肉 33 块,大米 3.3 元。猪肉涨价 42 倍,但大米只涨了 14 倍。
这就容易让人认为,假定不同时期的商品相等是错误的,因为在不同时期,对于同一种商品的估价是不同的,例如自行车以前是奢侈品,售价约 160 元,如果以 42 倍折算,相当于现在的 6700 多块钱,但今天的自行车却是再普通不过的日用品,并没有那么贵。
在这个问题上,达利欧总结过一个公式,「商品价格等于货币总量除以商品数量」,价格受影响的因素与货币、商品的供应都有关系,有些商品如大米、自行车,数量增长明显,就会使得价格涨幅得到抑制。
所以选取样本的时候,产量相对稳定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更适合作为参考物,此外,换算平价购买力,想要达到完全精确的效果,恐怕难以办到。
如果按货币贬值到 1/42 来算,祖父 41 元的工资接近现在的 1722 元,简直是捉襟见肘。
但有个问题被忽略了,他们这代人享受了一些公共福利,其中最大的一项便是单位解决住房。
将这项福利按照月供 3000 元加进去,工资水平便是 4722 元,这不正和现在三四线城市普通公务员的薪资相当?
折算完之后,现在这代人并没有显著地超越前两代人的收入水平。
第二,体制内才能享受的收入扩展到了体制外,获得相同甚至更高收入的人群基数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