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什么一定要救房地产?
  • 为什么一定要救房地产?
  • 2024-09-27 09:52:55
  • “高房价可以打,房地产行业不能粗暴的打,至少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不能打。

    8月10日,因为一个研报,龙湖股价大跌近20%,碧桂园债券大跌约40%,侧面反映了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在短短一年内发生了崩塌。

    客观评价、恶意做空、小道消息混杂,消费者和股东都风声鹤唳,即使再优秀的房企,管理层对未来也没有绝对信心。

    前几年房价高的时候,大家喊:打倒开发商。现在开发商倒了,TOP30里面19家暴雷,整个行业信用体系和企业健康评价指标崩塌,并直接拖累了经济复苏。

    现在应该看清楚,降低高房价和打倒开发商,是两件事!高房价可以打,房地产行业不能粗暴的打,至少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不能打。

    而且,房地产已经到了不救不行的时候。

    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有四个来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会保险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体量相当,但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有2.3万亿来源于财政补贴,去掉这部分的话,保费收入只有不到7万亿。可见,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政府财政绝对的第二大来源。

    而且,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更大。从结构上看,2021年的9.8万亿收入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占了9.39万亿,中央只占4千亿,地方具有绝对支配权,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收入的支配模式有很大差别,对地方财政的重要性又提升了一级。

    政府性基金收入,是为实现特定经济社会领域的政策目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依法向特定群体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一种非税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一共包括45项收入内容,其中收入最可观的土地出让和道路通行都属于地方收入,彩票公益金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而且,国内卖地模式和税收模式又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卖地是可以加杠杆,同时又降成本的。

    能加杠杆,是因为卖完地再卖房,不仅能直接带来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增加,还能撬动企业贷款和银行贷款,增加资金在地方上的流动性,从而活跃经济。

    能降成本,是因为现在很多地块出让会附加非常多的条件,比如:配建学校、配建保障房、居民回迁、修路,把这些甩给开发商去做,可以减少财政直接支出。

    所以,房地产市场熄火,第一压力大的是民营开发商,第二压力大的就是地方政府。

    说上亿人,可能有点夸张。但房地产加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在5000-7000万人。

    在社会上人气最旺、呼声最高的互联网行业从业人数是多少?不到700万人,是房地产行业的十分之一。而且算上了富士康这些工厂。

    即使把互联网渗透产业带动的就业都算上,总用工数约2200万人,也只有房地产行业从业人数的三分之一。

    互联网企业主要解决的是一二线城市、985、211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房地产等传统行业解决的才是“大多数”。

    腾讯约有6.3万员工。人数比较密集的字节跳动,目前员工总数刚刚突破11万人,而且是全球员工数。京东在大厂里面人数最多,因为快递员是算“编制”的,总人数约36万人。

    而房地产行业内,碧桂园11.6万人(比高峰期减少了1.5万),万科10.6万人(比高峰期减少2.7万);中国建筑的员工总人数有35.6万,中铁28.8万人,中铁建28.6万人。

    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化学、中国能建、中国中冶等8大建筑央企目前的在职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了145万人。

    这还只是集团公司内部用工,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农民工”,因为中建35.6万人中,70%是本科毕业生。工地农民工,那属于是分包公司旗下的,而全国建筑业农民工总人数超过5200万。

    无论从规模和带动就业来说,房地产都是目前无可置疑的支柱。

    从经济发展来讲,我们需要房地产。从个人生活、幸福指数来说,我们又质疑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高房价,掏空了钱包,还背上了巨额负债。

    马克思说,凡事都有两面性。中国古人说,有阴必有阳,没有完美的事情。

    只不过,在这个节点,这个时代中,有人恰好就是被牺牲者,另一些人是受益者,这种强烈的反差在当下被拉得很大。

    我想,客观原因是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文化归因可能是我们刻入骨头的“翻身把歌唱”的渴望。在古代,重仕轻商,读书人挤破头去考功名,商人有了钱也要捐一个功名,拼了命把自己的社会等级提升上去。

    现在,笑贫不笑娼,欺穷欺老实不欺有钱人。所以,大家想着法赚钱。有了钱,才有社会地位,才能突破底层的社会资源限制,真正把头抬起来。

    而房地产,在过去20多年中,就是那个可以让普通人把头抬起来,让地方政府有更多财政收入,让城市面貌得到快速更新的,多方共赢的工具。主要矛盾只是,房价涨幅过快,以及自己是先上车还是后上车,上不上得去车的问题。

    当越来越多的刚性需求(包括刚性改善)不能被满足,房地产的两面性就会反转,从一个财政问题、经济问题,变成了民生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过去太穷了。地方政府要利用好每一份收入去发展城市,个人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走上致富列车。

    地方政府和个人手里可用的“致富”工具真不多,房地产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它和古代的科举,彩民手中的彩票,太监净身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买了房才有面子,才有配偶权和生育权。是一个标准化的衡量个人价值的商品。

    试问还有哪个行业能让居民这么痛快地掏钱、贷款加杠杆,然后闷着头去加班赚钱还贷。房地产一不行,大家都开始存钱了,放贷业务受到影响,银行又傻眼了。

    于是,人人是镰刀,人人又都是韭菜,求卷得卷。

    汉武帝打残匈奴实际上用了两代人。屈原死后千年才被全国人纪念。降低文盲率这一件几乎没有坏处的事,还用了几十年。

    房地产行业的信用体系还在继续崩塌、企业市场环境会继续恶化,没有援手很难在两三年内复苏。

    一是,及时对没有暴雷的企业恢复正常融资,房企还能救的就救房企,救不了的救项目,保复工、保交楼;

    四是,创新渠道金融产品,扩大资产证券化和现金流融资的方式和范围;

    五是,推进项目股权置换,可以用未开发地块作为标的去置换对手企业合作项目股权;

    六是,适当增加人员流动性,将人作为社会资源要素和消费力充分衡量价值。

    之前限制楼市过快发展,是因为房地产不健康。现在呼吁救房地产,也是因为房地产目前的状况并不健康。市场和政策都具有滞后性,救和限也必须提前做预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