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座不断壮大的国家中心城市,如何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 这座不断壮大的国家中心城市,如何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 2023-08-24 08:38:59
  • 本文是“智谷趋势”合伙人,《中国楼市大洗牌》作者黄汉城老师在实地考察后基于个人观察与体验,对武汉正在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相应思考。

    应该说,黄老师的文章从产业与人口流动等方面对武汉与周边互动状况的把握是精准的,更为我们关注武汉与湖北提供了新的启迪。

    为更好的关注武汉和湖北,从今天始我们将陆续转载本次来武汉考察老师的内容,以供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全省正在发生的变化!

    纵观全国,只有两座城市被冠以大的称号——大上海和大武汉。

    武汉被国父孙中山报以极高期望。在其所著的《建国方略》中设想了这样的宏伟蓝图,“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但更“吓人”的是,武汉还在继续变大大大!

    以武汉三镇之一的汉口为例,这个城市单论面积大小,就比49年之前的北平还大,时人调侃,“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

    不过,真正让这座城市被高看一眼的,还是其经济地位。

    在二十世纪初,武汉作为九省通衢,扼住了千里黄金水道长江的咽喉,光是汉口的对外贸易总额,就高居全国第二位。

    你可能很难想象,一座内陆城市的进出口贸易,竟然能占全国贸易额的12.4%。

    当时的武汉,拥有内地唯一一个可以跟沿海相匹敌的通商口岸。称其为内陆的光荣之城,也不为过。

    因此,汉口被盛誉“驾乎津门,直逼沪上”,名气一度流传海外,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武汉将在21世纪世界十大超级城市里排第二位,高于另一入选城市——上海之前。

    “康韦的理由在于,以更长远的星球战略家眼光来看,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就会超越任何政策人为因素凸显出来:水资源,中心位置这样的地理因素,高校人才这样的地缘因素,工商业基础。”

    “十里洋场大上海,大江大河大武汉”。武汉被称为“千湖之市”,坐拥长江和汉江,全市面积中四分之一是水面。

    不只是水资源丰富,武汉地理位置更是极佳,是国家枢纽中心城市之一,同时鲜少被各种天灾侵袭。

    要论高校人才,武汉更是全国闻名的大学城。截至2020年,武汉有多达92所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多达130万。

    在带领湖北乃至中部崛起,构建内循环为主的新经济格局中,武汉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前阵子,我应邀参加武汉市网信办和新浪微博、新浪湖北组织的大武汉C位见活动,有个新的发现——

    武汉,又双叕变大了。其膨胀速度之快,简直令人惊奇。

    从2000年-2010年,武汉都市圈九个城市当中,除了武汉和临近的鄂州之外,其他7个城市均呈现人口净流出的局面。

    其中,十年间潜江人口萎缩了4.5万人,黄石萎缩4.7万人,咸宁少了23万,黄冈最为夸张,流失了94万人。

    里头,有不少人就是被武汉虹吸走的。

    在中西部,“合一省之力肥一市”是常见的发展模式,四川、重庆、安徽、湖北等都不例外。

    在大都市圈时代下,城市的“马太效应”一定是会越来越强的。

    黄石一扫往日颓势,增加近4万人,咸宁一口气净增20万人口。加上鄂州保持住定力,武汉都市圈的九个城市,已经有四个正增长了。

    整个城市群的人口流失情况正在显著缓解。按理说,随着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小城市人口会加速流向附近的特大城市。

    原因就在于,武汉通过有意识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带领整个都市圈走向共同富裕。中心城市武汉,从集聚效应改为扩散效应,推动周边城市人口净增长。

    近年来,武汉积极与“六环外”的咸宁市开展园外园、飞地经济的合作模式。十三五期间,咸宁共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项目29个,协议投资总额4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2个。

    据媒体报道,黄冈与光谷联合建设了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

    这是当前整个湖北省的重点发展战略。

    由此,一条贯穿“武鄂黄黄咸”五市的光谷科创大走廊逐渐成形,截至今年9月,该走廊已经启动了82个重大创新项目,总投资额达到868.5亿元。

    武汉推动共同富裕的脚步正在加快,周边的城市,没有一个被落下。

    长江日报报道说,“研发在光谷、生产在葛店”的企业已近100家,典型的有华工激光。

    产业经济的导入,带来人口的流入。比如说咸宁,2009年咸宁的就业人口为142万人,2019年猛增至164万人,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不难发现, 武汉都市圈在变强变大,而不再是中心城市的一枝独秀。

    今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留鄂留粤比例彻底扭转,留鄂比例从2016年的26.45%增至33.91%,而留粤比例则从30%降至21.33%。

    这意味着,湖北终于终结了广东在本省顶尖985高校的垄断地位。湖北,成为了华中科技大学莘莘学子的毕业首选。

    正如清华北大的大学生流向,暗喻了一国国运的取向变化,而湖北的顶级大学生流向,同样暗合了一城之运。

    所以,武汉区域985高校毕业生的选择,是最具有风向标意义的。

    2015年,蚂蚁金服通过对全国2325所高校,近5年的毕业生进行分析,发布了全国首份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

    报告显示,湖北的大学毕业生最爱远距离迁移,“武汉到深圳”的路线成为全国最热门的跨省迁移路线,“武汉到广州”则排名第五。

    网上段子流传:“把大家请到武汉来读书,不是为了让大家建设武汉,而是为了让大家建设祖国的。”

    眼瞅着人才外流,武汉也坐不住了,于2017年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才争夺战,火药味浓厚——

    政策落地后,武汉的人才规模应声而涨——

    2017年留汉大学生30.1万,2018年40.6万,2019年超30万,仅仅三年就完成了原定要在2021年完成的目标。

    即使是在疫情的重创恢复期,武汉的表现也非常生猛:今年前7个月,武汉市新留汉大学生人数为17.89万人,呈现逐月增长态势。

    武汉,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今年引发争议的鄂尔多斯60万年薪招聘教师,回应者寥寥,就说明一座城市的潜力和未来,才是年轻人真正看重的。

    我在《中国城市大洗牌》这本书里评价过武汉:“它是中国逐步走向后工业化时代的今天,最具有‘东亚模式’气质的城市”。

    简单来说,就是武汉是继上海以后的又一“国企重镇”,国有经济强盛。

    而当前很多高精尖产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慢的特点,会让市场力量望而却步。

    武汉看准这些产业,早早入局布置,用有形之手来引导资源的集中配置,推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最大的光线光缆制造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

    光这么说,你可能很难有具体概念,中信证券对此做了梳理——

    在半导体领域,长江存储代表了国内存储芯片的最高水平;

    在显示面板领域,国内三强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都在武汉设厂;

    小米在武汉设立研发总部,华为设立武汉研究所。科大讯飞、小鹏汽车等头部企业也相继入驻武汉,或建立区域总部,或设立研发总部。

    武汉也拿出诚意,用真金白银奖励支持总部企业涌入。整座城市的民营经济被带动了起来。

    2017年,在武汉百强企业中,上榜的民营企业为37家,营收总额占比19.11%。到2021年,上榜民营企业为45家,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营收总额占比27.91%,

    短短几年时间,数量扩张了6家,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更高的薪资水平。

    不仅如此,武汉的人口结构中,本专生的比例占到了33.87%,位列全国第四,超越了广深两城,仅次于北京上海南京之后。

    武汉的未来,相当可期。这座英雄之城,正在奔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