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体面退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之相应形成了网络上巨大的话题流量。抛开教育商业化的道德争议,仅就事论事地谈俞敏洪及其领导的新东方,在应对一次几近崩溃式的行业危机时,其表现确实值得深思。
其反脆弱的企业运营思维,物来顺应的态度、以及不负他人的信誉,给受政策影响巨大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三点重要启示。
此次教培行业的重拳打击,基本上是对行业釜底抽薪,行业及企业瞬间休克。大多数企业乱了阵脚:企业负责人卷款跑路、有员工讨薪、家长退费不成、老板跳楼等八卦新闻不时见诸媒体。
相比之下,新东方学费退还、不拖欠员工薪资以及捐赠课桌椅的行业,堪称业界清流。这些做法,根本在于新东方帐上有充裕的现金流。其根源是,经历过非典危机的俞敏洪,在新东方日常经营中就贯彻一条战略,假如企业因各种原因当下关门,银行账上必须有足够的现金支退还学费、支付员工薪酬等费用。
这个做法,本质上是构建起了一套反脆弱的系统,即在任何极端情况出现之时,能确保企业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这种极限生存的策略,确保企业家及企业不会因黑天鹅事件而遭受灭顶之灾,从此一蹶不振。
但在高杠杆的地产业,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构建起反脆弱的系统,当行业出现危机之时,相当数量的企业暴露上风险中。在今天的地产业,万科是反脆弱的代表性企业,尽管此前多年因策略保守而饱受诟病,但可以预见,手握充裕现金流的万科,未来将赢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其二、在危机发生时,采取物来顺应的策略。
在行业前景直接归零的背景下,俞敏洪及其领导的新东方采取了体面做法,将全新的课桌椅捐赠给落后地区的学校,体面退场,也由此为企业赢得了声誉,这为企业未来进入新兴行业提供了生存土壤。反观今天的地产业,仍有一些企业活在过去,一方面相信这轮调控和以前没有不同,最终仍会全面宽松;另一方面,思维上仍沉浸于调控政策的抱怨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顺应潮流。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有名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过不恋”。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能让他挽大厦于将倾,成为晚清最著名的政治人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物来顺应,是企业家和企业面对危机时,必须有坚定态度,也是绝处逢生的关键之举。
俞敏洪及新东方退还学费、不拖欠工资,这意味着他及这家企业珍视信誉,有责任心,不愿辜负他人。这种做法,企业家及企业赢得所有相关方的信任,即使换个行业,相信这个企业仍然会赢在起跑线上,而大多数的教培企业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打不倒我的,将使我更强大”——无论是西方的哲学,还是东方信奉的“物极必反”、“危中有机”,当真正困难来临的时候,有人选择躺平,有人选择积极应对,最终必将造成不一样的结局。
对企业家和企业来说,一场危机,是企业旧旅程的结束,也是新旅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