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直以高利润率闻名的中海地产,在近两年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持续、市场信心不足的背景下,也难以独善其身。
根据年报显示,中海地产罕见的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之中,利润率及毛利率均大幅下滑,且连续两年冲击的4000亿销售目标仍未完成。“利润王”中海地产也撑不住了?
经历了挑战、阵痛、蜕变之后,正式进入下半场。在此背景下,一直以高利润率闻名的中海地产,也难以独善其身。
数据显示,“利润王”也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魔咒,在其营收同比增长30.4%的同时,中海地产的利润却呈现走低趋势。据业绩公告显示,中海地产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为401.6亿元,同比减少8.54%,这也是系19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02年。
与此同时,中海地产的毛利率由去年的30%下降至今年的23.54%;且净利润率已经连续4年下滑,2019-2020年,这一数据分别为26.1%与25.7%,2021年则进一步下滑为16.6%。值得一提的是,在销售目标方面,中海地产已经两次冲击四千亿门槛,却都以失败而归。
“拿地王”的降温:频频溢价拿地,毛利率大幅度下滑
据了解,中海地产利润缩减的原因是高涨的经营成本与联营项目、投资收益公允价值损益缩水相关。一方面,中海地产的直接经营成本增幅较大,同比增幅42.5%;另一当面,其投资收益公允价值损益也明显缩水,去年只有55.4亿元,比2020年91.9亿元直接下滑了39.7%。
曾几何时,中海地产还是与万科比肩,同为龙头企业,属于房企第一梯队。其毛利率水平多年维持在33%-35%之间,这也是“利润王”的由来。直至今日,全行业均面临着毛利率下降的困局,中海也未能独善其身。
在当前地产寒冬之下,拿地方面,中海地产却从未停下脚步。
今年4月,在为期三天的成都虎年首次集中土拍中,中海地产以56.51元的出让金,成为拿地金额最大的房企,但有两块地的溢价率都超过了10%,且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海有约60%的地块溢价都较高,自然会影响利润空间。
同时,中海地产在项目的质量把控上,也流露出了“隐患”。近年来,中海地产的项目维权频发,多次被曝存在质量问题,且中海的维权现象在全国各地都存在,被调侃“交房即维权”。而这也反映了中海地产的经营管理漏洞,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其口碑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