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上海郊区租房到底香不香
  • 在上海郊区租房到底香不香
  • 2024-09-03 09:38:28
  • 在租房预算固定的情况下,通勤时间和住房条件总要有一个妥协。

    根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的数据,上海房租的平均单价约为98元/月/㎡。

    在排行榜上,从闵行区开始,拉上了一群“兄弟”——宝山、嘉定、松江、青浦等,承包了拉低“班级平均分”的任务。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在上海人的地理概念中,大部分区域属于郊区。

    这些占据上海总面积近9成的土地,在不那么遥远的过去,和市区有着云泥之别。

    甚至有一些区域到现在还和市区保持着疏离感,当地人把去市区称为“到上海去”。

    有知乎网友还贴心地把市区和对应的郊区合并同类项分好,让它们手拉手,结对子。

    徐汇——闵行、金山(适合在南站附近上班的小伙伴,有直达小火车,全程约50分钟)、松江(适合在9号线沿线上班的,可以直达)

    和城区结上对子的郊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早高峰时挤不进地铁。

    以疫情发生前的地铁客流量做个常态化观察。

    2019上半年早高峰进站客流排行榜中,泗泾站以24305人的工作日日均客流排名第三,九亭站以22037人排名第四。

    就像蝴蝶效应一般,这两站的拥堵,原因在“远方”——漕河泾。

    漕河泾开发区,这一历经了30多年的科技园区,有入驻企业4900多家,地区就业人口达30万+。

    这30万+的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在上海租房的年轻人,他们自称为“漕河泾电子厂员工”。

    打工人的最大理想是“钱多事少离家近”,所以租房的第一选择当然是在公司附近。

    但在漕河泾开发区附近租房,30多平方米一室0厅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两室一厅的价格是近1万元。

    这个价格有点劝退,所以年轻人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投射向离漕河泾骑行大概在15分钟左右的康健地区。

    在游戏公司做文案工作的张学迪在康健一个1990年代建的小区中,租了一套53平米的两室户,月租金是6000元。

    但在漕河泾另一家游戏公司工作的杨青华(化名)不想要这种上海八九十年代工房的常见户型。

    他想要一个“空间区域划分明确”的住宅,简而言之,就是要有个厅。

    “我希望租的地方有生活空间感一点,有床、电脑、书柜、沙发、电视,这是租房重要的仪式感。”

    他也愿意为仪式感埋单,拿出三分之一左右的工资作为租房预算。

    “当然我也可以花1万多元来租房,但一个人住有没有这个必要呢?考虑到以后还会有买房的打算,就不会选择很贵的房租。”

    他在九亭租了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装修比较老式,但在他自己买了衣柜,添置了一些软装后,“客厅很像那么一回事”。

    这套房子的月租金是6500元。

    来上海之后租过好多套房子的杨青华很有经验:租房就是在三个变量中找平衡。

    在租金不变的情况下,就成了房子空间大小和通勤时间之间的博弈了。

    年轻人很识时务,不会“既要又要”,他们愿意在通勤时间上做一点牺牲。

    这也是杨青华在九亭站上车的时候一次都没有看到过座位的原因。

    “漕河泾电子厂打工的人都愿意在9号线沿线找房子,住在九亭、泗泾,房租要便宜好几千。”

    同是天涯打工人,为了省下钱来,庄强每天往返于青浦和新静安。

    他在原闸北区的一所初中做副课老师。如果在学校附近租房,三四人合租,平摊下来一个人要2000多元。暑假寒假不住,会浪费几个月租金。

    每天早上7点出门,1小时以内的车程到单位,下午4点多下班,5点多回到青浦的家。

    虽然油费每个月也要2000元,但庄强宁愿住在青浦的大房子自在舒服,而不是只拥有一个房间。

    田一一也是这样选择的年轻人,她在人民广场上班,家住在离16号线惠南站六七百米的小区内。

    每天坐16号线转2号线到单位上班,路上花费1个多小时,除了早上挤进16号线费点劲,她觉得没有太大的麻烦。

    虽然被称为“乡下头”,但也是在16号线沿线,从家开车到地铁站仅需5分钟,通勤上没有花更多时间,但自由度上却增加了很多。

    疫情,确实把年轻人往更远的地方“赶”了。

    疫情刚开始封控的时候,他还充满了活力,做志愿者,买高价鸡蛋送给邻居……时间长了,有点蔫。

    长时间待在家里,他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而且还有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想有个能种菜的院子。

    刺激来自于刚封控时发的物资,“只有一个番茄,两个鸡蛋,做份番茄鸡蛋面都不太够”。

    他把这个租房的想法“兜售”给朋友,有人“埋单”了。

    有两个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租房,每人有6000元左右的租房预算,他们准备去郊区找一套带大院子的别墅。

    前后看了10多套房子后,他们在青浦租下了一套300平方米的房子。

    地下一层是三房一厅一卫,一楼是大客厅加一厨一卫,二楼是三个小房间加一厅一卫。

    除了可以拥有独立的房间和宽敞的公共空间外,这套房子还有杨青华最看重的80平方米的院子。

    他已经和朋友一起筹划种菜了,还对友好的房东说:种出了成果寄给她尝尝。

    这套房子租金是13500元,每个人分摊5000元不到,完美地控制在自己的租房预算内,同时完美地可以在屋子内搭建自己想要的年轻人社区。

    当然,通勤的路上有一点不完美。早上,杨青华要骑车10多分钟到达佘山站。最近的天气里,总是一头汗。

    佘山站到桂林站花费50分钟,再从桂林站坐公司班车10分钟到达公司。

    在租好房子还没搬家的那段时间,除了工作,闲暇时间,杨青华都沉浸在对这套大HOUSE的生活向往中。

    他们和房东签了两年合约,希望把家布置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租住在九亭的时候,杨青华每天早上挤上从来没有座位的地铁站,感叹:通勤对人的损耗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