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奥园健康于近期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估主要结果,揭露物企运营乱象的陈述与整改。
深究其中,物企与母公司房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管理层无视规则违规作为的现状,对投资者、债权人和资本市场,应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奥园健康的内部控制评估主要结果,共有17条。这17条中,主要的不规范之处指向了奥园健康与母公司中国奥园之间未处理好独立运营的关系,以及奥园健康在财务管理上的瑕疵。例如,奥园健康母公司管理层偶有插手奥园健康事务,加之管理不规范,最终导致了不可预期的后果。
具体而言,奥园健康母公司管理层对奥园健康及旗下公司的若干业务拥有批准权;针对关联交易,奥园健康主要依赖管理层判断是否构成须予公布的关连交易;而奥园健康附属公司处理向母公司资金转账的监管及审批手续记录不足,相关资金转账缺乏足够支持文件。
这些细节暴露了奥园健康管理上的混乱。而奥园健康不是第一家被曝出与母公司资金往来存在疑问的物企。
去年以来,有部分物企披露了与奥园健康类似的事件,之后这些物企的运营、财务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奥园健康自然也不例外。2022年12月12日,奥园健康发布盈利警告,其预期2021年全年将录得净亏损不超过2亿元。
奥园健康事会认为该亏损的原因包括,2021年,国内物业开发商普遍面对不稳定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及经营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奥园健康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的可收回风险增加而导致计提预期信贷减值所致。
按照物企经营的基本模式,物企如果未有重资产投入或者额外资金往来,它的主要营收大部分依靠收取物业费,这意味着在管理得当的前提下,物企营收的确定性高、利润也能相对稳定。
但也正是因为现金流较为充沛,物企成为了资金紧张的母公司为数不多可以动用的“蛋糕”,也因此而陷入了经营困境。
物企今时今日之境地,与房企过去管理粗放,创始人、管理层未能够充分识别风险做好相应隔离不无关系。很长一段时间,物企作为房企的附属公司,房企一直将之视为是自己的口袋,就算在上市之后,也不例外。
不少物企抓住物业行业最后的余晖上市,其目的并非为了扩大规模谋求发展,而是因为这块业务是房企少数能够变现的板块,通过将这部分业务推上资本市场获取一定资金量,能够为母公司分忧解难。而在敲开资本市场大门之后,物企的母公司房企,其实从未认识到,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便存在股权上的关联、业务上的来往,也应该遵守相应规则,多数仍然为所欲为。
毕竟,从上市之初,这些房企或许就未将物企视作是独立的个体,这从管理层的结构也可见一斑——许多物企管理层与母公司是高度重叠的,这种架构让母公司对之的业务干预几乎不可避免。
事实上,除了奥园健康这类的“桌底交易”,更多物企的母公司是通过合规渠道对物企进行“抽水”,例如将旗下难以变现的持有性资产转让予物企,又如通过变卖物企股权再输血给母公司,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投资者的调研,许多物企在面对投资者时,对与关联方的资金来往时常难以清晰解释清楚往来款项的目的用途,对这种情况更是熟视无睹,并认为随着母公司资金链压力缓解,情况就有所缓解。
投资者虽然对物企的独立性存在质疑,但是在奥园健康这类事件公之于众之后,对其中涉及金额的巨大,仍然感到震惊,也导致最终物企的受信任度降至冰点。
此外,由于物企被挪用或者抽水过于严重,许多物企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也应打个问号。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最终让物企、物企的母公司都陷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假若不是因为资金乱象所挖的坑,物企本来的运营模式,可以是长久持续经营的,但现在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
这些存在财务瑕疵、不被信任的物企,还有未来吗?或许有。在物企母公司将挪用资金、不断抽水的风险点消除以后,在物企本身认真落实内部控制评估结果中的整改建议措施之后,物企自身的造血功能仍然值得期待。
但问题就在于,许多物企母公司现在深陷泥淖,它们能够拿出来的方案,无外乎转让资产予物企,这对物企千疮百孔的资金面而言,杯水车薪,市场也难以再对之产生足够的信任。
这种情形下,物企已经无法从母公司获得更多的项目支持,而由于缺乏资金,在服务能力上也难有提升,最终外拓无望,泯没在行业中。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这类经营管理上存在瑕疵的物企仍然未有一家从谷底爬出,前年的年报至今难产的也有少数几家。
奥园健康本于2023年1月20日举行董事会审议2021年度业绩,但最终计划未能成行。由于年报未能按时发出,奥园健康目前仍在停牌中。而那份引发遐想的引入战投公告,至今也未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