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显然不可思议,可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中国修建于90、00年代的房子已经不可阻挡地走向了衰败。
当然这里的“撑”指的不是房子塌了,不能住了,而是居住体验已经跌破人们的预期。拿北京的某些老房子举例,典型有几个特征。
这是局外人说的话,如果你现在身处20年以上的小区中,你完全不会这么说,毫不夸张地讲,90%的小区都无法解决这样的事情。小区走向衰败,是无法阻挡的。
在几度周折后,最终选择在疫情过后换房,按她的话讲,自己纵使有回天神功,也无济于事。
这位老同学是海淀某科技公司高管,几年前选择在海淀以高价6万/平米,买了一套90年代的二手房,完全是出于房子的学位价值,自己的通勤时间也比较短。
小区绿化更是惨不忍睹,之前下楼还能看到郁郁葱葱的草坪,但这几年小区里突然狗养的多了,草坪里都是狗屎,无人打理。
还有秃了的地方,则是业主带孩踢球、游戏的杰作。
防盗门形同虚设,隔三差五就被人搞坏,溜进来贴小广告喷电话号码的人。自己有一次还逮住一个,大吵了一架,结果贴小广告的变本加厉,自己门口的鞋子还被偷走一只。
于是准备组织业主们准备引入一线品牌物管,换装电梯,为此还成立了“拯救社区行动小组”。
为此她找了小区里几个有号召力的热心业主成立了“业委会”,召开业主大会,讨论相关事宜。
然而这一步,用她的话来讲,就已经“折了半条命”。
最后采取一栋楼一个代表的方法,终于开展了工作,在经过2天的交流后,讨论的结果让人失望。
小区一直以来物业费都是1块3毛钱,在当年定价的时候还算北京四环比较贵的,附近小区中基本都是这个水平。
然而这样的物业费,当下的物业服务已经算是靠谱的。
隔壁小区前几年因为物业更换,还发生了物业和业主互殴事件,还登上了报纸。
提取维修基金需要在业委会的基础上,2/3的业主投票同意才可以进展。
有的业主的房子是出租的,自己也不住,物业好坏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甚至有位业主说,电梯咯噔一声挺好的,说明到了一楼,已经习惯了。
有的业主还说,换电梯干啥,自己住在3楼,每天还靠这个健身锻炼身体,电梯用不到。
这位老同学,拿着投票箱,每天带着业委会伙伴挨家挨户组织投票。
最后发现,每个业主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根本不同,有的愿意花3块、甚至5块,改善环境,有的分文不掏,认为现在的环境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不掏钱的人,没有任何惩罚,小区改善与否他们都是获利方,而那些花了钱,想去为社区做贡献的业主,反而成了亏损方。
这让我想到了一本讲“公共关系”,书中的一段话。
“任何公共资源,或者公共福利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恶人的数量,一小部分恶人的错误,要靠一大部分好人去买单,在长期不公平的影响下,久而久之,公共关系破裂。”
举个例子,有的业主为了方便,在社区草坪上和自家小孩儿踢球,草坪秃了,还得大家去筹钱种植。有
的业主带着家里的狗,到处拉屎撒尿,臭气熏天,还得大家去请物业去处理。
最后,谁还愿意呆在这种环境下?
这位老同学得出的总结是,要想改善生活条件,就要努力赚钱,不断换新房子住,或者拼了老命换一套豪宅,类似于上海滩的汤臣一品那种,十几年房子和小区环境,焕新如初。
我打趣道,房子能买得起,物业费你可真交不起。
不可否认,在一线核心城市的北京,老社区都能面临这样的窘境,何况往下数的二三四五线,乃至县城的社区?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快速折旧的小区大概率存在在高层类型的住宅区中。
中国又是世界为数不多,以高层为主要居住类型的国家。
如果你关注楼市,你会发现高层住宅已经大面积在县镇中出现。
前段时间就有一个县城的读者问我,为什么我们县城的人都爱买高层,而大城市的购房者反而喜欢底层小洋房?
我一时没答上,询问了几个读者朋友后,大概的结论是,大家在县城没怎么见过高层住宅,带电梯的高层住宅高级,有面子。
而在开发商那边的解释是,地方批地太节制。
能在一片土地上能创造出更多收益的,只有垂直发展,能盖几层算几层,地下也得掏空,能挖多深算多深。
所以这几年,在2015年起步的大浪潮助推下,一夜之间,全国各地出现了大批大型高层住宅区。
当然这些大型高层住宅区,也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问题也同样出现了,物业是否有能力将最初的样貌维持下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货膨胀下,房价上涨,物价上涨,工资上涨,矛盾会越来越激化。
10年前一个保安的工资可能一个月是2000元,那时候这个保安非常幸福,每天按时上班下班,给大家问好,但10年后这个保安的工资依然是2200元,他还会笑脸相迎吗?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伦敦有百年建筑之称,美国也能走完80年历程,香港高层密集,人满为患,小区环境依然井井有序,是因为国外的物业费会随时间调涨,而且有属于自己的市场体制和行情。
现在的香港物业费,高达北上广深的5-10倍,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
但这时候让业主集体给物业涨价30%可以吗?
这拿我老同学的话来讲,“你会被社区所有人当作叛徒,信不信给你门上贴条子?”
高层因为人口密度大,公共空间和设施使用率高,会致使整个社区的折旧率加速,同时因为人口多,声音嘈杂,很难管理,很难成立像样的业委会去监督物业水平。
你会发现,社区管理的每个环节的逻辑都是走不通的。
业委会基本都是公益,没有工资,谁愿意去做免费劳动力?
业主拖欠物业费,物业下调服务水平,更多的业主拖欠物业费,继续下调物业水平,你会发现这几年,大部分小区都在以此恶性循环走向绝境。
当然至于让你多赚钱,换豪宅这样的废话也没有理由去说。
要记得一文价钱一文货,这是行业规则。而且在物业费用一经敲定终身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物业管理水平会成为未来房价的增益部分。
在房价增值面前,物业费不都是毛毛雨吗?
我有一个亲戚的小区是大学家属楼,住户一多半都是教师。
所以在对待公共空间和设施的管理层面,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
当初在更换电梯时,几个老教授出面,从成立业委会,完成业主大会,投票选择,引入一线品牌物业,只花费了半年时间。
所以得多花功夫去询问,例如去小区门口的保安递一包烟,问问小区拒交物业费情况,小区日常有没有业主矛盾,养狗的业主牵绳吗?当然大学教师家属社区并不多。你也不可能买房时轻松找到这样标签鲜明的社区。
第三条是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买小开发商建的大型住宅区,还有农村回迁房和高低配住宅。
大型住宅区需要成熟的建设体系和运营规则,包括物业的引入也要较强的资金品牌实力,这一切都注定大部分小型开发商无法驾驭。
所以尤其是四五线城市的大型高密度住宅区,很容易加速沦为贫民窟。
例如把楼道当作储物间的,还有在楼道里烧饭的,楼道里塞满电动车。
这对房产未来的价值影响很大。把公共设施据为私有的案例常在。
是因为高低配住宅类型的业主财富分化很大,却共用一套物业服务和公共设施,阶级矛盾会长期存在。
前两年在北京,一个高低配住宅区还出现了“暴力推墙”事件,原因是物业为了平衡利得关系,在社区中间架了一道“柏林墙”,为了隔离别墅和高层业主的公共设施。
一边说,我房子8万一平米,你4万一平米,你凭什么用我们辛苦买的绿地?
另一边说,你8万一平怎么了?小区是大家共有的,只要在一个社区,公共的东西我都能用!